5月30日下午,隨著世界最大的圓啞鈴型鋼圍堰第一節、第二節準確吊裝就位,標志著由市交投集團投資建設、中國中鐵大橋局承建的世界首座雙層斜拉-懸索協作體系大橋——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3號主塔墩正式轉入大體積承臺施工階段,大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。
鋼圍堰是在深水中建造水利工程時制作的圍護結構,它能夠防止水和土進入修建位置,以便在圍堰內排水和開挖基坑。
“3號主墩鋼圍堰設計為圓啞鈴型鋼套箱結構,長104.6米,寬51.2米,高32.5m,總重約3950噸,相當于一座占地達10個籃球場的11層樓房,是世界最大的啞鈴型鋼圍堰。”中鐵大橋局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項目一分部總工程師宋海濤介紹,3號主墩鋼圍堰共分為5節,分3次運輸和安裝。本次下沉安裝的是第1節和第2節,高度分別為4米、8米,重量分別為751噸、815噸。在江蘇張家港工廠制作后,通過載重量達14500噸的自航式甲板貨船,逆流而上420公里運輸至預定墩位處,用2臺大型浮吊進行雙機抬吊安裝。
中鐵大橋局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3號主墩墩長沈堅羽介紹,3號主墩鋼圍堰具有面積大、體量大、超長超寬超高運輸難度大、雙浮吊吊裝同步性要求高、任務重、周期長等特點。我們按照G3橋“科學組織、創新求穩、穩中求好、好中求快”的建設理念,通過確保材料供應、組織技術攻關、投入特殊設備、加大人員組織、強化過程控制等措施,組織專家編寫了專項施工方案,采用了大型運輸船和吊船作業,請海事部門指導安全通航保障,成立了10個專業化作業班組,多次進行吊裝推演,確保這個‘龐然大物’順利制造、安裝。
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是《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(2020-2035年)》中規劃的過江通道之一,是貫徹落實“一帶一路”倡議、長江經濟帶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重點工程,也是安徽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,是銅陵立足長江經濟帶,加快融入合肥都市圈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工程。建成后,對于打造合銅發展帶,全面推進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,加快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,加強長三角互聯互通,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。